• 公示公告

    連運路北、小運河東地塊(揚州市廣陵區湯汪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急診醫技綜合樓新建項目)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報告

     

    連運路北、小運河東地塊(揚州市廣陵區湯汪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急診醫技綜合樓新建項目)位于揚州市廣陵區連運路北側、小運河東側,四至范圍為:東至廣陵區湯汪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南至待拆除建構筑物(規劃為揚州市廣陵區湯汪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急診醫技綜合樓新建項目二期用地),西至小運河,北至君悅藍庭小區。總面積約 5234m2,合約 7.85 畝。根據湯汪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急診醫技綜合樓新建項目用地紅線圖該地塊未來規劃為醫療衛生用地(A5),依據《土壤環境質量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GB36600-2018)中建設用地分類標準,該地塊屬第一類用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要求,該地塊在開發利用前,應對該地塊進行土壤污染狀況調查,了解該地塊土壤環境質量狀況是否滿足第一類用地的要求。本次調查工作主要根據《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技術導則》(HJ25.1-2019)規定實施。

    受揚州市廣陵區湯汪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委托,揚州筑奧生態環境有限公司(我單位)對連運路北、小運河東地塊(揚州市廣陵區湯汪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急診醫技綜合樓新建項目)進行土壤污染狀況調查。

    我單位接到委托后及時開展了前期調查工作,包括對該地塊利用現狀進行收集資料、現場踏勘、人員訪談等。根據資料收集和分析、現場踏勘及人員訪談等信息分析匯總本次調查地塊信息如下:本次調查地塊 2004 年前為農田;2004 年至 2016年作為揚州市廣陵區新光金屬文件柜廠生產廠區;2016 年新光金屬文件柜廠關停,廠房廢棄;2016 ~20205月廠房拆除后閑置至今。

    20212月現場踏勘時本次調查地塊內無構筑物,地面基本平整;地塊內未發現污水管網、廢水收集池、應急事故池等有涉及地下構筑物。

    本次調查地塊內主要為揚州新光金屬文件柜廠生產廠房,歷史上上述地塊未發生過環境污染物事件。根據第一階段資料收集與分析、現場踏勘及人員訪談的結果分析,識別該地塊特征污染物主要為甲苯、二甲苯、石油烴。結合本次調查地塊生產時間較長,約 12 年,考慮該地塊生產過程可能存在的污染物遷移污染影響,需進行第二階段調查工作,通過對該地塊進行土壤及地下水采樣、樣品分析、數據評估與結果判斷等步驟。本次調查根據《土壤環境質量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GB36600-2018)中“第一類用地”要求開展工作。

    本次調查共設置土壤檢測點位7個(含地塊外 1 個對照點),各個點位深度均為6.0米。本次調查共設置地下水檢測點位4個(含地塊1個對照點),點位深度均為6米。測試項目為《土壤環境質量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GB36600-2018)表145項:重金屬7項、揮發性有機物27項、半揮發性有機物11項)、pH值、石油烴(C10 ~C40)。

    上述土壤檢測項目檢出含量均未超過《土壤環境質量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

    險管控標準(試行)》(GB36600-2018)第一類用地風險篩選值。本次調查送

    檢地下水樣品(包括對照點)pH大致呈中性,重金屬(7 項)中僅砷有檢出,符合《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2017)中 IV 類水標準;揮發性有機物(27 項)和半揮發性有機物(11 項)均未檢出,檢測結果均符合《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2017)中IV 類水標準。特征因子石油烴(C 10 -C 40 )檢出,檢測結果滿足《上海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風險評估、風險管控與修復方案編制、風險管控與修復效果評估工作的補充規定(試行)》(滬環土[2020]62號)附件5中第一類用地篩選值。

    綜上所述,本次調查未發現地塊內土壤的關注污染物超過《土壤環境質量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 36600-2018)第一類用地風險篩選值,未發現地下水的關注污染物超出《地下水質量標準》(GB/T 14848-2017)中 IV 類水標準,按照《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技術導則》(HJ25.1-2019),調查工作可結束,無需進行后續詳細調查。本項目地塊土壤、地下水環境質量狀況處于可接受水平,可用于醫療衛生用地的開發利用,建議加強對該地塊的管理工作,防止二次污染。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關閉
    二維碼
    高潮影院